明清以降,王母娘娘在民間善男信女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影響遍及整個中國。清代北京竹枝詞《都門雜詠》中有一首《蟠桃宮》曰:“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里看燒香;沿河一.. 閱讀全文→
道家最早進入南岳的傳人為東漢末期張道陵,他自天目山游南岳,謁青玉壇、光天壇,禮祝融祠。其后則為皮元與王谷神。宋·陳田夫《總勝集》載:皮元與王谷神同居南岳的去.. 閱讀全文→
明清時期,隨著封建專制主義的強化,佛道兩教雖然也受到某些皇帝的青睞,但總的趨勢走向衰微。為了加強對僧尼道冠的控制,建立了遠比前代更為細密周詳的僧官制度,中央.. 閱讀全文→
泰山佛教經過兩晉對儒、道的依附扎下了根,到了南北朝,儒、釋、道三教之間的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佛教不僅在泰山北麓、東麓、西麓和徂徠山一帶興起,繼而自至泰山.. 閱讀全文→
泰山極頂的南天門至碧霞祠約一華里曰“天街”。天街店鋪林立,有20家之多。這些店規模大點的有五、六間房,小的僅一、二間,白天賣香火元寶,晚上供香客住宿。這些店.. 閱讀全文→
隨著君主專制集權的加強,封建統治階級也加強了思想控制,提出“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從而奠定了三教大融合的格局。其標志有三:一是新儒學(理學)的產生.. 閱讀全文→
慧思和尚得到岳神恩賜一塊寶地后,就在這里興建廟宇,首先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缺水。當時他們連喝水都要到現在寺下兩里多路的水圳里去挑,挑一擔水要個把時辰,加之.. 閱讀全文→
出岱廟北門不遠,有一座石坊叫岱宗坊,和岱廟遙遙相對,登泰山就從這里開始。 相傳,碧霞元君做了泰山之后,老嫌管的地方太小,不夠神氣,就千方百計地擴大自己的地盤,.. 閱讀全文→
凡是爬泰山的人,不論內客還是外賓,沒有不拜見“泰山奶奶”——碧霞元君的。有的慷慨解囊,施舍錢鈔;有的虔誠叩首,五體投地。據說,碧霞元君能為眾生賜福,消病祛災.. 閱讀全文→
(1)斬木劍 天禧年間,宋真宗封禪泰山,大興土木,修建岱廟。動工那天,全國各地有名的木匠都請來了。大家不分晝夜,緊張地忙碌著。其中有一個白胡子老頭,整天在工地.. 閱讀全文→
泰山西峪昭君嶺下有個香油灣。這個灣里的水面上經常飄著片片油花,象是浮萍,特別是剛下過雨后,陽光一照,色彩艷麗,十分好看。再往上走,飛鴉峰下峭壁上有仙人影,遠.. 閱讀全文→
岱廟漢柏院內,一塊高大的石碑上,刻著“第一山”三個雄渾的草書大字。這三個字看上去象是出自一人之手,其實是兩個人合寫的。 相傳在宋朝時后,京里有一位老宰相到泰山..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