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帝王文化 -> 歷史朝代順序與帝王世系:》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古代王朝年譜 |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古代王朝年譜,中華大地歷史上朝代和諸侯國眾多,以下是他們的順序:
夏、商、與西周、東周(春秋:齊、宋、晉、秦、楚等;戰國:齊、楚、燕、韓、趙、魏、秦等)、秦、西漢、新朝、東漢(三國:魏、蜀。吳)、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十國(五代: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十國: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北漢)、北宋、南宋、遼、大理、西夏、金、元、明、清。
夏朝
約前2146-前1675年,定都安邑(今山西夏縣)。
商朝
約前1675-前1029年,定都亳(今河南商丘)。
周
(約前1029-前256)包含西周、東周,東周又分春秋、戰國。
西周
約前1029-前771年,定都鎬京(今陜西西安)。
東周
前770-前256年,定都洛邑(今河南洛陽)。
東周分為春秋:齊、宋、晉、秦、楚等(前770-前476年)、戰國:齊、楚、燕、韓、趙、魏、秦等(前475-前221年)兩個時期
秦朝
前221-207年,定都咸陽(今陜西咸陽)。
漢代
分為西漢、東漢。
兩漢之間存在王莽所建立的新朝。
西漢 前206-公元8年,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
新朝
9-23年,為王莽篡漢所建立。
東漢
25-220年,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三國(220-280)自曹丕篡漢起,先后建立起魏、蜀、吳三個國家,因此這一時期被稱作三國。
魏 220-265年,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蜀漢 221-263年,定都成都(今四川成都)。
吳 222-280年,定都建業(今江蘇南京)。
晉
(265-420)分為西晉、東晉。
晉時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紛紛建國,史稱十六國。
西晉 265-316年,定都洛陽(河南洛陽)。
東晉 317-420年,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十六國304-439年
南北朝(420年-589年)
南朝
東晉大將劉裕代晉自立,自此中國南方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合稱南朝。
宋 420-479年,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齊 479-502年,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梁 502-557年,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陳 557-589年,定都建康(今江蘇南京)。
北朝
代國王室拓跋珪建立北魏,逐步統一了黃河流域。北魏與其后的東魏、西魏、北齊、北周合稱北朝。
北魏 386-534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
東魏 534-550年,定都鄴(今河北臨漳)。
西魏 535-556年,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
北齊 550-577年,定都鄴(今河北臨漳)。
北周 557-581年,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
隋朝 581-618年,定都大興(今陜西西安)。
唐朝 618-907年,定都長安(今陜西西安)。
五代十國
(907-979年)從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間,中原相繼出現了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同時,還相繼出現前蜀、后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即荊南)和北漢十個割據政權,并稱五代十國。
后梁 907-923年,定都汴(今河南開封)。
后唐 923-936年,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
后晉 936-947年,定都汴(今河南開封)。
后漢 947-950年,定都汴(今河南開封)。
后周 951-960年,定都汴(今河南開封)。
查看 五代十國部分帝王世系>>>
宋(960-1279),分為北宋和南宋。與其同時,少數民族先后建立了遼、西夏、金、蒙古等政權與其并立。
北宋 960-1127年,定都汴梁(今河南開封)。
南宋 1127-1279年,定都臨安(今浙江臨安)。
遼國 907-1125年,定都皇都(在今遼寧)。
大理 937-1254年,定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
西夏 1032-1227年,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
金 1115-1234年,定都會寧(今黑龍江阿城)。
元朝 1206-1368年,定都大都(今北京)。
明朝
1368-1644年,定都北京。
清朝
1616-1911年,定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