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少數民族文化 -> 民居及建筑:》基諾族村寨大房子

    基諾族村寨大房子


    基諾族村寨多坐落于向陽的山坡上,最大的有百余戶,一般三四十戶,小的只有十余戶。各村寨分散而不集中,兩寨間距少則數公里,多則二三十公里之遙

    基諾族村寨多坐落于向陽的山坡上,最大的有百余戶,一般三四十戶,小的只有十余戶。各村寨分散而不集中,兩寨間距少則數公里,多則二三十公里之遙。

    基諾族傳統的房屋是竹木結構的竹樓,茅草覆頂。一般是一個小家庭住一竹樓,內中包括一個父系家庭的全部成員,五六人十余人不等。但基諾族曾存在過一些父系大家庭的竹樓,稱“大房子”,這種竹樓巨大、修長,其內涵同父系家族公社結構的演化密切相關。

    “大房子”是用竹、木和茅草修建的長方體竹樓,屬“干欄”式建筑,距地面7-8米,寬10余米,長度最多達35米,由木架支撐,使用木材榫卯工藝,不用金屬連接。樓板和四壁用竹片排列鋪成,頂上覆蓋茅草。大房子上層住人,下層不設竹壁,用于堆放工具、什物以及家畜的棲息處。大房子的兩短邊及中央設門,與曬臺相連,登樓有獨木階或竹、木梯。每座大房子樓上設有一個或若干個火塘,為做飯、吃飯、談話和取暖的地方;鹛劣蓭桌迕缀竦哪緱l圈成,內抹有厚厚的粘土層,上有鼎足而立的三塊鍋莊石。大房子內諸小家庭都有自己的居住位置!按蠓孔印狈从沉嘶Z族原始社會形態的父系氏族家長制痕跡。如基諾山巴亞的白臘車家,數代共70人住在一幢長30多米,寬10米的竹樓里。屋內除總火塘外,還有3個小火塘,全家做飯、吃飯、休息、舉行家庭會議都在這里;鹛羶膳詾榫邮,以長幼和婚否依次排列。家長在去世后方可依次調動,實行共同勞動,共同消費。

    另一種是同一父系氏族的數代人居住在一幢大竹樓里.也有一個最年長的男性家長.但各個小家庭已有自己的家庭經濟.有共耕的習慣.但已按小家庭獨立消費。如20世紀的40年代亞諾還余存有10余幢大套房。其中最大的一幢長房是木臘標家.房內共有28個小家庭.140多人。各個小家庭不僅有自己單獨的房間.而且還有各自的火塘.以小家庭為單位從事生產和消費。大家庭只是在過節和重要農事季節以及婚喪嫁娶之時舉行傳統的集體活動。從居住形式來看是原始的共居習俗.但從生產生活的消費來看.已逐步從集體共有制向家庭私有制發展了。

    現在基諾族的父系氏族家長制大房子已從基諾族的生活中永遠的消失了。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基諾鄉的巴坡寨、巴卡小寨建立民族民俗旅游景點和基諾族民俗生態村,以復原歷史原貌。你可以到此感受納基諾族的大房子和原汁原味的風情習俗了。


      相關內容

      熱門內容

      色ww在线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