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韓拙簡介
![]() |
姓名:韓拙 | 名號:字純全,號琴堂 |
性別民族:男- | 朝代:北宋 | |
籍貫:南陽(今河南南陽市)人 | 生卒:-- | |
評價或成就: | ||
作品: |
韓拙,宋畫家。
字純全,號琴堂,晚署全翁,南陽(今河南南陽市)人。
宣和(1119—1125)初授曾官畫院祗侯、忠訓郎。
畢生工畫。
善畫山水窠石。
在繪畫美學思想上,強調繪畫造型的審美特點,有別于書法,提出“書本畫也,畫先而書次之”的觀點。
認為“文能敘其事,不能載其狀,有書無以見其形,有畫不能見其言”。
指出書法和繪畫各有其界限,反映其相通與相異之處,故“存形莫善于畫,載言莫善于書,書畫異名而一揆也”。
其審美功能決定其社會功能,認為“夫畫者,伏羲氏畫八卦之后,以通天地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山水純全集·序》)。
要求畫家創作山水畫,必須遵循古代審美法則和面對自然進行寫生,才能懂得山水畫的真諦。
指出:“畫若不求古法,不寫真山,惟務俗變,采和虛浮,自為超越古今,心以目蔽,變是為非,此乃懵然不知山水格要之士。
”(《論山》)強調筆墨為山水畫的造型決定因素,人作為審美主體應當善于把握筆墨審美技法的秘密,區別其不同審美功能,再配合以山水畫自身的審美規律,才能達到創作自由的境界。
提出“夫畫者,筆也,斯乃心運也。
索之于未兆之前,得之于儀則之后。
默契造化,與道同機。
握管而潛萬象,揮毫而掃千里。
故筆以立其形質,墨以分其陰陽,山水悉從筆墨而成”。
又說:“凡未操筆,當凝神著思,豫想目前,所以意在筆先,然后用格法揮之,可謂得之于心,應之于手也。
”(《論用筆墨格法氣韻病》)反映其注重審美主體的立意和中國山水畫的具體審美特點的結合,強調傳統的“氣韻”審美范疇,認為“凡用筆,先求氣韻,次采體要,然后精思。
若形勢未備,便用巧密精思,必失其氣韻也。
”(同上)在審美鑒賞上,提出“先看風勢氣韻,次究格法高低”的原則,強調容心神善,精通博覽,才能識得真正藝術之美。
要求善于辨別古代作品的各種風格: 即“畫有純質而清淡者,僻淺而古拙者,輕清而簡妙者,放肆而飄逸者,野逸而生動者,幽曠而深遠者,昏暝而意存者,真率而閑雅者,冗細而不亂者,重厚而不濁者”(《論觀畫別識》)。
其觀點對中國山水畫美學有很大影響。
著作有《山水純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