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6年
類別:傳統手工技藝
地區:江蘇
編號:Ⅷ—82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蘇省蘇州市
劇裝戲具制作是蘇州市一門獨特的手工技藝,其起源可上溯至明代中葉,它是與當時南戲北調中最為典雅優美的昆曲相伴而生的。
明清以來,蘇州一直是絲綢和棉布的主要產地,蘇州的刺繡也因技藝精湛而名聞海內外。在此前提下,蘇州劇裝戲具制作具備了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優勢。19世紀30年代,京劇界最負盛名的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的劇裝均在蘇州定制。
蘇州劇裝戲具門類齊全,品種豐富,圖案獨特,色彩雅麗,工藝細致,制作精良,F全國僅有蘇州能勝任戲衣、盔帽、靴鞋、刀槍、口面、頭飾六大類一千余個品種的制作,其中戲衣類378種,戲帽類246種,刀槍類276種,戲靴類41種,髯口頭面類79種,頭飾光片類23種。
蘇州劇裝戲具每個品種的工藝均各有特點,迄今仍用一件一制的方式手工制作,而刺繡、成合、縫制由于色彩、規格不一,每件均需道道把關。各種圖案的選用沿襲了傳統表現手法和文化元素,刺繡色彩更顯出蘇州水鄉淡雅秀麗的特色。
蘇州劇裝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它融會了繪畫、刺繡、色彩、歷史、文學等各種文化藝術元素,結合造型、印繪、縫制、制革等手法,形成了獨特的、系統的手工制作技藝。在目前形勢下,傳統戲劇的衰微帶來劇裝戲具制作的不景氣,從業人員年齡老化,熟練工減少,行業收入偏低,影響了制作工藝的承傳和發展,有必要采取措施進行搶救和保護。
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