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明·呂紀所作《壽祝恒春》 《壽祝恒春》,明·呂紀,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呂紀,字廷振,號樂愚。鄞(今浙江寧波)人。擅花鳥、人物、山水,并以花鳥著稱于世。師從明代各路大家如邊景..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北宋·易元吉所作《蛛網攫猿圖》此圖原載《煙云集繪冊》(《石渠寶笈續篇》著錄)。舊題易元吉作。 易元吉,字慶之,長沙人。天資穎異,善畫,得名于時,初以工花鳥專門。游于荊湖間,搜..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清·任頤所作《蘇武牧羊》欣賞任頤(1839~1895),清代著晚畫家。初名潤,字伯年,一字次遠,號小樓,亦作曉樓,浙江山陰人,因此他的畫署款多寫“山陰任頤”。其父任云淞為民間畫工,任..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中國山水畫南宗與北宗的辯證思考】在線閱讀 明萬歷年間,在繪畫史論上出現了著名的“南北宗說”,影響深遠,延續至今。附和傳布者有之,尖銳批評者有之,反批評者有之,建議“取其精華”者有之……..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唐·周昉所作《揮扇仕女圖》欣賞 周昉(生卒年不詳)是晚唐杰出的人物畫家,他筆下的人物非常傳神。據載周昉與韓干曾為郭子儀的女婿趙縱畫像,一時難分上下,請來趙夫人定奪,趙夫人認?.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李兆順:以畫療“心”】在線閱讀 資料圖片 李兆順的《荷塘月夜》被清華大學贈予比爾·蓋茨收藏。資料圖片 在英國的泰晤士河上,有座歷史悠久的波利菲爾大橋,原本是黑色的。曾幾何時,一些抑郁..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古畫品鑒·周文矩《重屏會棋圖》:南唐貴族活動的紀實佳卷】在線閱讀 《重屏會棋圖》,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南唐人物畫常取材于宮廷貴族活動。周文矩的《重屏會棋圖》用寫實性畫法,記錄了南唐中主..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東晉·顧愷之所作《洛神賦圖卷》欣賞 此畫取材于三國時代詩人曹植的浪漫主義愛情名篇《洛神賦》,顧愷之用具體生動的形象和連續分段的圖畫形式展現了曹植和宓妃(洛..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清·愛新覺羅·弘歷所作《三陽開泰圖》欣賞 紙本設色,28.2×133.2cm,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愛新覺羅·弘歷(1711-1799),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古畫品鑒·《關山行旅圖》:“關家山水”的雄壯描繪】在線閱讀 關山行旅圖(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關仝(五代后梁) 唐宋之交的五代,時局動蕩,政權更迭,但山水畫卻發展顯著,地位突出。無論選..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東晉·顧愷之所作《列女仁智圖卷》欣賞 顧愷之(約346~406)是我國最早的卷軸人物畫代表畫家,字長康,小字虎頭,江蘇無錫人。曾任大司馬參軍、荊州刺史、散騎常侍。..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唐·周昉所作《簪花仕女圖》欣賞 周昉(生卒年不詳),字仲朗,京兆(今陜西西安)人,主要活動在晚唐,官任越州、宣州長史。人物、花鳥無所不精,最善仕女畫,他筆下描繪的貴族婦女,..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清·任頤所作《祝翁呼雞圖》 《祝翁呼雞圖》,紙本設色,142x345cm,現藏于南京博物院 任頤的人物畫繼承了“傳神寫照”的優良傳統,宗法陳洪綬、上追唐寅、梁楷、李公麟、貫休、吳道子、..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南宋·陳居中所作《四羊圖》欣賞 絹本淡設色22.5×24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陳居中,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活躍于12世紀。嘉泰時任畫院待詔。擅人物、蕃馬、走獸等,作品多描繪西北少數..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五代·胡瓌所作《卓歇圖》欣賞 《卓歇圖》局部 《卓歇圖》舊傳為五代后唐胡瓖作。胡瓖(公元十世紀),范陽(今河北涿縣涿州鎮)人,擅畫人物、鞍馬,尤長于描繪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清·居巢所作《菊下雞雛》 《菊下雞雛》,清·居巢,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居巢,原名易,字士杰,號梅生、梅巢、今夕庵主等,廣東省番禺縣隔山鄉(今廣州市海珠區)人。與其弟居廉人稱..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一筆負千年重任——追憶恩師、《開國大典》作者董希文】在線閱讀 董希文的油畫作品《開國大典》資料照片 董希文(1914-1973)浙江紹興人,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開設油..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南宋·法常所作《巖猿圖》 《巖猿圖》,37.6×27.9cm,南宋·法常,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法常(?-1180),號牧溪,本姓李,蜀人。青年時曾中舉人,后流落杭州西湖六通寺為僧,從師無準。..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漫議“便面”——兼談文物圖像命名】在線閱讀文物圖像命名,常有不同意見。同一幅圖像,不同的眼睛會看到不同的東西。即使看到同樣的東西,不同的表述,也會有不同的效果。當然,根本的差異,還在于..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元·王淵所作《花竹錦雞圖》 《花竹錦雞圖》,元·王淵,103cmx64cm,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元代的花鳥畫不及宋代昌盛,但卻有新的面貌。一部分畫家繼承了北宋院畫刻畫嚴謹的傳統并加以..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五代·李成所作《茂林遠岫圖》欣賞 李成(919~967),字咸熙,李唐的宗室,山東青州人。五代時期為避亂曾在山東營丘(今山東昌樂東南),故有“李營丘”之稱。常以北方山水作為其描繪對..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古畫鑒賞·李成《茂林遠岫圖》:北宋初期山水典范】在線閱讀 茂林遠岫圖(局部)?李成(北宋)遼寧省博物院藏 中國山水畫歷經隋唐五代的發展,至于宋代,進入鼎盛時期。此時山水名家輩出,其中以李..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品味古籍:從顧愷之到張彥遠】在線閱讀中國畫的歷史源遠流長,不僅歷代都有佳作,而且有很多成熟繪畫理論。 最早寫畫論的,是東晉畫家顧愷之。顧愷之,字長康,無錫人。此人不僅博學多才,而且心性純..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宋·趙佶所作《芙蓉錦雞圖》 《芙蓉錦雞圖》,81.5cm×53.6cm,宋·趙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占據《芙蓉錦雞圖》畫面主要位置的是秋天不怕霜凍的木芙蓉和枝上停留的美麗的錦雞。各種景..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宋·李嵩所作《明皇斗雞圖》: “足博距者,武也”。公雞走起路來,昂首挺胸,趾高氣揚,威武雄壯,故曰“武”!皵城案叶氛,勇也”。雞對它的兒女百倍呵護,若是突遇敵襲,母雞會立即..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形神凝個性筆意奪天工——汪家珍的《移居圖》】在線閱讀 汪家珍,生卒年不詳,字璧人。又名葵,字叔向。安徽歙縣人。工山水,與汪之瑞、孫無逸齊名。人物、花鳥、蟲魚尤能傳神入妙。 順治七年(1..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南宋·法常所作《松猿圖》 《松猿圖》,173.3×99.4cm,絹本水墨,南宋·法常,日本大德寺藏。 法常(?-1180),號牧溪,本姓李,蜀人。青年時曾中舉人,后流落杭州西湖六通寺為僧,..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清·黃慎所作《蘇武牧羊圖》在線欣賞 立軸,紙本設色,縱94.2厘米,橫101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黃慎(1687-1766),清代著名畫家,為“揚州八怪”之一。字恭懋,后已改字恭壽、菊莊,號癭瓢..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明·朱瞻基所作《畫子母雞圖》 《畫子母雞圖》,明·朱瞻基,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宣宗,即朱瞻基,明代第五代皇帝。在其當政期間,締造了史稱“仁宣之治”的穩定發展期,是著名的守..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沈括關于中國山水畫的四個美學命題】在線閱讀 摘要:宋代學者沈括對中國書畫藝術有精湛的見解,他曾在《夢溪筆談》中提到繪畫美學的四個重要命題,值得關注:一曰“山水之法,以大觀斜;二曰“書畫..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宋·馬和之所作《豳風圖》欣賞 自宋代畫家李公麟作《豳風圖》后,以《詩經》為畫題的創作和臨摹便歷代不衰,其中當屬馬和之的《詩經》詩意畫最為著名。馬和之,生卒年不詳,宋錢塘(今杭..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唐·張萱所作《虢國夫人游春圖》欣賞 張萱,生卒年不詳,是唐代開元、天寶年間享有盛名的畫家,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善畫人物、婦女、嬰孩和鞍馬。今天我們所見的他的傳世名作《虢國夫..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論一百年來中國畫的兩個轉型期】在線閱讀 中國是藝術大國,中國畫的隆盛與衍變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最壯觀的一幕:就與歷史行程的比較而言,可說一代有一代的國畫風貌,正如一代有一代的學術一樣;一..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北宋·易元吉所作《三猿捕鷺圖》 《三猿捕鷺圖》,24.1×22.9cm,北宋·易元吉,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北宋畫家易元吉出生于公元11世紀,字慶之,湖南長沙人,生卒年不詳。天資穎異,..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元·趙孟頫所作《二羊圖卷》欣賞 紙本水墨25.2×48.4厘米美國弗利爾美術館藏 趙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畫家,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博學多才,能詩善文..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宋·夏圭所作《松溪泛月圖》欣賞 夏圭(1194~1224),一稱夏珪,字禹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寧宗的畫院待詔,與劉松年、李唐、馬遠并稱“南宋四家”。在山水畫風上,與馬遠相似..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古代國畫名畫之宋·李迪所作《雞雛待飼圖》 《雞雛待飼圖》宋代李迪 此畫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作者李迪是宮廷畫師,北宋宣和年間任職畫院授成忠郎。南宋紹興年間,他復任畫院副使。此畫遞藏有序,鑒藏..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百年中國畫的四次大爭論】在線閱讀 美術革命與中國畫前途的論爭 20世紀上半葉(1901-1949),社會革命與時代的演化直接觸動于中國畫壇的是:清王朝的退席和皇家審美體系的解體;蔡元培于1912年提出..閱讀全文→
繪畫文化之【停不下的藝術追溯·傅抱石:筆意出乾坤】在線閱讀 斯摩列尼茲宮大門(中國畫)傅抱石 傅抱石:筆意出乾坤 1931年7月的南昌,正值盛夏。頂著酷暑的傅抱石卻一絲不茍地穿著整潔的長衫,拿著5年前寫..閱讀全文→
祭龍節祭龍儀式的頭兩天,白沙村的男女老少就忙碌起來:準備祭祀用的豬,擔水、捋松針、打柴、扎紙龍,同時還要排練祭龍的歌舞,落實燒火、殺豬、接客等不同分工。祭龍這天,全村農閑,男女長幼,身著民族盛裝,從四面八方向開闊的祭..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