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遠山吞長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送夕陽迎素月當春夏之交草木際天 這是伊秉綬所作揚州平山堂集句聯。上聯集范仲淹《岳陽樓記》和歐陽修《醉翁亭記》中句,下聯集王禹偁《黃岡竹樓記》中句,天然渾成(《古今聯話..閱讀全文→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清,后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道士,又別署田水月,山陰(今屬紹興)人,明文學家、書畫家,也是晚明時期思想解放運動的先驅。徐渭是明代杰出的文學藝術家,被列為中國古代十大..閱讀全文→
傷心夜雨打蕉窗,點半盞殘燈,替諸生改之乎者也; 回首秋風歸梧院,剩一支禿筆,為舉家謀柴米油鹽。 ——孟遲撰 【注釋】(1)傷心:悲痛;心靈受到創傷。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悲莫痛于傷心!(2)之乎者也:古..閱讀全文→
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散; 紅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 ??——佚名撰 【注釋】①弓:此指彈棉花的工具,形狀如弓,以牛筋為弦。②梭:紡織工具,俗稱梭子,中空,兩頭尖。③黃果樹瀑布:在貴州鎮寧布依族苗族自..閱讀全文→
蘇軾是早期楹聯發展史上一位重要作家。當代著名文藝理論家郭紹虞游四川眉山三蘇祠時曾填《沁園春》稱贊他:“一門才哲翩翩,數玉局堂堂路最寬。于詩、詞、駢、散,都臻化境;法書、繪事,均富云煙!逼渲小榜墶..閱讀全文→
舉杯酹月,想公瑾麾戈,陸郎懷志,青蓮高詠,白傅慨歌,千古風流弘此世; 縱目憑欄,收匡廬郁黛,揚子雄濤,湓浦風霞,柴桑遠照,八方靈秀萃斯樓。 ??——宋才葆撰江西九江潯陽樓聯 【注釋】①公瑾:周公瑾,即..閱讀全文→
遺世獨立; 與天為徒。 ?——佚名撰題福建武夷山天游峰一覽亭聯 【注釋】①遺世獨立:謂超然獨立于現實世界之外!稘h書·李夫人傳》:“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雹谕剑罕局竿惖娜,這里引申為同類..閱讀全文→
一次,孔子和學生顏回外出回家,走到半路上看到一個農夫挑了一擔泥放在路上,路很窄,孔子來到跟前,過不去,那農夫笑著對孔子說:“先生,我出一個對子你對,你若對得上我就挑走泥讓你過去,若是對不上,那你就自..閱讀全文→
到“東坡赤壁”看到的最多的就是對聯,各個朝代,各種人物競相留墨。 一點浩然氣 千里快哉風 ——此聯由蘇軾之弟蘇轍書于快哉亭。此句選自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正是蘇軾氣質的自我寫造,雖被..閱讀全文→
一水抱西城,煙靄有無,柱杖僧歸蒼茫外; 群峰朝閣下,雨晴濃淡,倚欄人在畫圖中。 ——楊慎撰昆明西山華亭寺聯 【注釋】①一水:滇池,在昆明城西,緊畔西山麓。②抱:這里是環繞的意思。③煙靄(āi):云氣。唐..閱讀全文→
峻岳鎮幽燕,近翊黃圖,風雨永昭和會; 靈山鐘畢昴,遙連紫塞,陰陽迭起貞元。 ??——佚名撰題北岳恒山行宮聯 【注釋】①幽燕:古代北方有幽州、燕州,在今北京一帶。②翊:輔佐,贊助。③黃圖:古有《三輔黃圖》..閱讀全文→
施耐庵是《水滸傳》作者的事實,家喻戶曉,而且他還是一位醫生,也頗有醫術。施耐庵曾一度住在江蘇興化縣城里,當時有位病人叫顧斐,患病數月,神情恍惚,整日口中不斷念叨著“五月艷陽天……”如此怪病,無人能..閱讀全文→
鳥識玄機,銜將春來花上弄; 魚穿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 ??——朱熹撰漳州開元寺書舍聯 【注釋】①玄機:道家稱奧妙之理。張說《道家》詩:“金爐承道訣,玉牒啟玄機!边@里指氣候變化的規律。②弄:玩弄。引申..閱讀全文→
十歲兒童當馬驛; 萬年天子坐龍庭。 ——相傳朱元璋碰到一個十歲的小孩看守馬驛,十分可愛,信口笑吟上聯,孩子聰明過人,馬上接了下聯。 二河兩岸雙江口; 單人獨馬一桿槍。 ——田漢11歲對某文人。 ..閱讀全文→
楹聯,又稱對聯,相傳最早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至宋代時遂推廣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為裝飾或交際之用。自唐至宋,飲茶興盛,與茶有關的楹聯備受文人墨客推崇,..閱讀全文→
從楹聯的用途看,可以分為景聯、門聯、室聯、墓聯、挽聯、諷聯、賀聯等等。 景聯,題寫或懸掛在風景名勝地的對聯,比如題寫在武漢黃鶴樓上的一副聯:“一支筆,挺起江漢間,到最上頭,把眼界放開,直吞得八百里洞..閱讀全文→
張伯駒(1897-1982),生于官宦世家,系張錦芳之子,過繼其伯父張鎮芳。他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稱為“民國四公子”。是我國老一輩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閱讀全文→
1916年,袁世凱83天的洪憲皇朝終于宣告夭折,他的帝制美夢化為泡影。他在四面楚歌聲中一命嗚呼,結束了丑惡的一生。當時報紙上刊載了不少嘲罵袁世凱死有余辜的對聯;其中有兩副以數字見長,對仗工整,頗為..閱讀全文→
三百年方策猶存,剩鳧渚鷗汀,時有云煙入圖畫; 四十里昆明依舊,聽菱歌漁唱,不須鼓角演樓船。 ?——薛時雨撰江蘇南京玄武湖聯 【注釋】(1)三百年方策:明初在湖中洲上建黃冊庫,貯全國戶籍賦稅檔案。(2)鳧:野..閱讀全文→
一彈流水一彈月 半入江風半入云 ——清董云巖作 注釋:1.彈:指彈奏琵琶,此句集自唐代詩人盧仝《風中琴》中“一彈流水一彈月,水月風生松樹枝“的詩句。2.半入:指琵琶亭在江風吹拂、云氣掩映之中,此句集自唐代..閱讀全文→
8月15日是日本戰敗日。1945年的這一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黨在上海設立的受降區,追回了被日軍侵奪的許多珍貴文物,“八大山人手跡五言對聯”墨寶便是其中之一。 該聯為八大山人的五言行草:“深房春竹..閱讀全文→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學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別號紫陽,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僑寓建陽(今屬福建)。曾任秘閣修撰等職。主張抗金,并強調準備。被韓侂胄派目為“偽學”。廣注典籍,對經學、史..閱讀全文→
?紀曉嵐,直隸獻縣人,生于雍正二年,卒于嘉慶十年。曾任《四庫全書》的總編篡官。紀氏性坦率,好滑稽,才思敏捷,善于屬對。 相傳,有一個庸醫,醫道拙劣,常出事故,曾把紀曉嵐耽誤了好幾次,紀曉嵐對他十分不..閱讀全文→
數字是每個人經常要接觸的,不少人獨具匠心,把數字鑲嵌入對聯中,不僅意趣盎然,而且令人回味無窮。 一 相傳古時一對新婚夫婦花燭之夜吟成這樣一聯: 六尺紅綾,三尺系腰三尺吊; 一幅錦被,半幅遮身半幅閑。 ..閱讀全文→
對聯從古典詩歌發展而來,它的藝術特點也就跟古典詩歌一樣,要講求工整、對仗、講求平仄起伏。它所顯示的是一種整齊對稱的形式美和陽陰頓挫的韻律美,寫景狀物還要有意境美,抒懷吟志還要有哲理美,因此要寫好一..閱讀全文→
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 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唐英撰題廬山虎溪三笑亭聯 【注釋】①虎溪:在廬山東林寺門外的一條小溪,名為虎溪,《名山洞天福地記》稱為“四十七福地”。②三..閱讀全文→
乾隆晚年,一日晚膳后,乾隆召大學士紀曉嵐,二人換上民服走出宮外,來承德大街上閑逛。見一酒店的招牌上書“半聯酒店”四字。店前若市,人頭攢動。二人停下腳步,只聽掌柜的拱手喊道:“多蒙諸位關照,小店屋內..閱讀全文→
上聯: 收二川,排八陣,六出七擒,五丈原前,點三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 下聯: 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里,變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諸葛亮是三國時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劉備稱帝后..閱讀全文→
鳥識玄機,銜將春來花上弄; 魚穿地脈,挹將月向水邊吞。 ——朱熹撰漳州開元寺書舍聯 【注釋】①玄機:道家稱奧妙之理。張說《道家》詩:“金爐承道訣,玉牒啟玄機!边@里指氣候變化的規律。②弄:玩弄。引申..閱讀全文→
相傳北寧丞相呂蒙正,幼時父母雙亡家境貧寒,遠親近鄰無接濟者。后來,中了狀元,當上大官,人皆登門慶賀,趨之若鶩。前倨后恭,世態炎涼,蒙正感慨萬千,于是寫了一幅對聯,貼在門的兩側。 舊歲饑荒,柴禾無依..閱讀全文→
楹聯的對仗是最為講究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它充分運用漢字單音單字和字形組合的特點來豐富對仗的方式。主要的方式有: 1、“拆字對”,如: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訪,與重慶府的一個書生相遇,出一聯想試試他..閱讀全文→
(一)重慶巫峽瑤上有一副妙聯: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二)上海豫園得月樓聯: 樓高但任云飛過 池小能將月送來 (三)臺灣阿里山古月亭聯: 滿地花陰風弄影 一亭山色月窺人 (四)..閱讀全文→
明朝大才子唐伯虎才思敏捷,寫有一副膾炙人口的析字聯: 十口心思,思國思君思社稷;八目尚賞,賞風賞月賞秋香。 賞析: 其巧妙之處,在于把“十口心”合成“思”字,“八目尚”合成“賞”字,而又串成一..閱讀全文→
任何事物都不是突然出現的。單就對聯的形式而言,它的淵源可以到《詩經》(公元前5世紀)、《楚辭》(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中的對偶句,如“冬日烈烈,飄風發發”(《詩經四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閱讀全文→
一部電視連續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使得原來不知道紀曉嵐的人也知道紀曉嵐了。在民間留下無數幽默傳說的紀曉嵐,乃乾隆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總纂《四庫全書》,著有《閱微草堂筆記》,但由于他生前..閱讀全文→
中國的楹聯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什么是桃符?是古人用來驅邪避鬼、護衛安全的一種圖騰。據《山海經》記載,東海度朔山上有大桃木,樹上有神荼、郁壘兩個神人,能治服和統領各種鬼怪,并且能用葦索把它們捆綁起來喂..閱讀全文→
明太祖朱元璋,不但是一個出色的封建帝王,也是一個出口成章的文人,他的對聯尤其寫得好。他用復字聯形式為金陵秦淮河題了一幅對聯: 佳山佳水佳風佳月,千秋佳地; 癡聲癡色癡夢癡情,幾輩癡人。 清代吳敬梓為..閱讀全文→
鳳鳴; 牛舞。 ——傳說明代戴大賓自幼善對。13歲時,有位客人來訪,見大賓在庭院游戲,還是個稚童,就出一簡單的上聯試他,戴對以下聯。那人問:“牛何嘗能舞?”大賓解釋道:“《尚書》上說:‘百獸率舞!..閱讀全文→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這副楹聯傳播很廣,有些海外僑胞還專門索寫此聯,可見喜歡此聯的還不少。此聯常見配在彌勒像兩旁。傳說布袋和尚傳為彌勒菩薩化身。 布袋和尚的由來 關于..閱讀全文→
籠雞有食湯刀近; 野鶴無糧天地寬。 賞析: 這是一副寓有哲理的對聯。養在籠中的雞,雖日日有吃喝,但隨著逐漸長大,其被宰殺也日益臨近;四海為家的野鶴雖無固定的棲息之地,終日奔波翱翔不止,但卻享有廣闊的..閱讀全文→
從前,有一幕僚家有一個天姿國色的閨女,其上司多次向其示意娶她為妾。這位幕僚既不敢違拗他,又怕委屈了女兒,正與妻子躊躇不定,愁眉不展時,女兒前來問安,見狀便問二老有何心事?父母只好據實相告。女兒聰慧..閱讀全文→
林大欽是清代廣東潮州人,因中了狀元,一時天下知名。 少年時代的林大欽,才學遠近聞名。一天,一位姓葉的私塾先生很想考一考他的真才實學,便詼諧地對林大欽說: 竹筍初生,何時稱得林大秀? 林大欽隨聲答道: ..閱讀全文→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寒,放過牛,當過和尚。小時候,沒有機會念書。但他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經自己刻苦學習,頗通文墨,會吟詩,作文,還特別喜歡題聯。傳說,朱元璋無論行軍打仗、飲酒下棋,微服出訪,登堂進..閱讀全文→
金圣嘆,明末清初時江蘇吳縣人。他原名張采,因明亡而不愿入仕,改名金喟,字圣嘆。他把《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西廂記》等合稱為“六才子書”。他又擅長評往古典文學,有《水滸》..閱讀全文→
勝地據淮南,看云影當空,與水平分秋一色; 扁舟過橋下,聞簫聲何處,有風吹到月三更。 ??——江湘嵐撰題揚州二十四橋聯 【注釋】①勝地據淮南:揚州在淮水的南面。②與水平分秋一色:唐詩人王勃《滕王閣序》有名..閱讀全文→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金圣嘆撰 【注釋】(1)天上月圓,人間月半:農歷每月的十五這一天稱為月半,這一天正好是天上月亮復圓的時候,歷法上稱為“月..閱讀全文→
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一年從山東老家移居到浙江紹興,此時正值年終歲尾,于是王羲之書寫了一付春聯,讓家人貼在大門兩側。對聯是: “春風春雨春色, 新年新歲新景! 可不料因為王羲之書法蓋世,為時人所景仰,..閱讀全文→
相傳乾隆皇帝游江南地時候,經過一個叫通州的小鎮。他想河北省有個地方也叫通州,于是就以通州這個地方為內容要他的隨從對對聯,他寫了上聯: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他的隨從個個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閱讀全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撰自勉聯 【注釋】(1)破釜沉舟:《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閱讀全文→
?有位中醫,善于用中藥名作對聯。一天,客人一進門就指著門口的燈籠說: “燈籠籠燈,紙(枳)殼原來只防風”,醫生笑對道: “鼓架架鼓,陳皮不能敲半下(夏)! 客人進院后,贊嘆道: “避暑最宜深竹院!..閱讀全文→
祭龍節祭龍儀式的頭兩天,白沙村的男女老少就忙碌起來:準備祭祀用的豬,擔水、捋松針、打柴、扎紙龍,同時還要排練祭龍的歌舞,落實燒火、殺豬、接客等不同分工。祭龍這天,全村農閑,男女長幼,身著民族盛裝,從四面八方向開闊的祭.. 閱讀全文→